CONTACT US
- 电话:025-85916650
- 预约上门:15851845757
- 邮箱:njof365@163.com
- 网址:www.njof365.com
- 联系人:孙先生
- 实体展厅:江宁区鄂尔岗路荆刘工业园
敬畏生命:一名急诊 哪个品牌的办公家具好科主任医师工作纪实(图)
杨海燕查看患者情况
杨海燕填写病人档案
工作中的杨海燕
胶东在线10月26日讯(记者 侯洪斌)采访杨海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本约好的采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手术打断。作为烟台山医院急诊科主任,初次见面,杨海燕正在接诊一名肾部感染的患者,问病史、查体、写医嘱和病历……从中午12点到下午14点,诊治期间,不断有其他患者家属前来询问或求助,整个过程,杨海燕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她说:“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的工作,就是这种状态。”
一个把办公室当更衣室的主任
14:40左右,杨海燕接诊完一名病号后,准备回办公室休息,走到急诊病房门口时,一名患者刚从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推出,杨海燕见状立刻上前,抬着患者更换病床、量血压、吸痰、查看有无褥疮……在EICU与急诊病房交接过程中,很多环节杨海燕都亲力亲为,并留意其他医护人员的操作有无不妥之处,在此期间,她还简单答复了两名患者关于病情的咨询。“急诊科不仅要抢时间,还要细心,如果交接中出现失误,同样会危及患者生命。”
在急诊主任办公室的门外,挂着一面写有“德艺双馨,妙手回春”的锦旗,这是数月之前一名患者家属送来的。当时的抢救经历杨海燕仍历历在目:今年4月某晚,正准备下班的杨海燕接到通知,一名重症患者正从福山区送往烟台山医院,请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病人送来时已重度昏迷,杨海燕等人抢救到深夜,之后持续不断地监测生命体征,一周之后最终转危为安。“抢救过程说来很轻松,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紧迫感,以及那份生命如山的责任感。”
在急诊科,类似的抢救病例还有很多,很多病例杨海燕已无印象,她称,这里算得上是整个医院最忙的地方,平均每天都会收治约40名患者,在来烟台山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一由急诊科接诊。“我们科一年接诊的病号不下一万五千人,忙是常态,我的办公室也就平时换衣服时才进去。”说这话时,杨海燕再次接到通知,一名急诊科的病人转入消化科手术,需要她协助。闻讯后,杨海燕匆匆前往手术室。
一个敬畏生命的团队
数小时后,走出手术室的杨海燕匆忙走进EICU病房,查看一名老年患者的情况之后,叹了口气,说:“医生也不是万能的,真的对不起。”杨海燕称,这名病人是几天前转院来到烟台山医院急诊科的,由于多脏器衰竭以及膀胱癌晚期,虽经全力抢救依然回天乏术。走出急诊病房,杨海燕将情况如实告知家属,最终,患者家属经过商议之后,派代表签署了放弃治疗协议。随后,杨海燕回到病房,撤下患者身上的医疗器械,沉默良久。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都非常难过。”杨海燕称,几十年前,她第一次面对无力回天的患者时,曾哭了很久。如今虽然能对类似的场景泰然处之,但心中总有一丝无奈。离开EICU之前,杨海燕将这名患者病床的帘子拉上,之后来到门外耐心地开导患者家属,临终关怀,是她能为患者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看着杨海燕开导患者家属,急诊科主治医师张艳不禁叹了口气。“EICU的空间不大,却能看尽悲欢离合。”张艳称,无力回天的患者还算比较幸运的,从医四年,她见过很多患者分明可以抢救过来,而家属迫于经济压力放弃治疗,每当此时,作为医护人员的张艳,心里虽然难受,却没时间感慨,因为还有更多的病人等待救治。“来急诊科之后,从杨主任身上学到最多的,是她对患者的认真,对逝者的尊重,这种精神,是对生命的敬畏。”
一个被“娇惯”着的女儿
傍晚时分,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急诊科,径直走进主任办公室,将一个饭盒放到了桌上。看到老人,杨海燕笑着介绍,这是她的母亲。“我从小就被父母娇惯着,老人家担心我忙起来顾不上去食堂,所以经常来送饭。”面对母亲,杨海燕一再保证肯定按时吃饭,老人家才离开了急诊科,目送母亲离去之后,杨海燕再次走进EICU。
从2008年来到急诊科,“被娇惯着”的杨海燕已逐渐成长为科室的中流砥柱,无论是抢救室、急诊病房还是EICU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对于工作,杨海燕问心无愧,而对于家人,她却有说不出的愧疚。“我和我爱人都是医务工作者,孩子从小到大我俩基本没陪伴多少,父母那边就更指望不上了,”杨海燕说,“当初学医的初衷是为了照顾父母,结果现在反倒要让父母照顾我。”
#p#分页标题#e#18:30,夜幕悄然笼罩住港城,此时早已过了主任医师的下班时间,记者离开急诊科的时候,杨海燕仍在忙于填写患者的出院记录,办公桌上的饭盒依然没被打开。此时,一名患者前来询问病情,杨海燕简单解释之后,说:“晚上要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让值班人员联系我就行,就算回家了,我也第一时间赶回来。”
这,就是一名急诊科主任医师的工作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