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 电话:025-85916650
- 预约上门:15851845757
- 邮箱:njof365@163.com
- 网址:www.njof365.com
- 联系人:孙先生
- 实体展厅:江宁区鄂尔岗路荆刘工业园
【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 现代办公家具公司为 典型风采】补齐短板 对
11月1日,朝晖满窗。郭保民的办公桌上,一本记满日程的台历异常醒目。“这是我的工作台账,划线的是销了账的任务。”已听取两拨汇报的郭保民抬头一看,墙上的时钟刚指向八点钟。
“时不我待啊!”经常会蹦出两句成语的郭保民说,山西国企国资改革正在面临最后的窗口期,如不抓住政策机遇和市场红利,国企将会被长期滚存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压垮。那我们岂不成了历史罪人。有了这种精神,改革的传导力量可想而知,国资委干部已经习惯了早上一上班查看电子邮件,省属国企董事长也习惯了早上7点多来商量工作的节奏。
2017年1月,在金融系统耕耘30多年、一线操刀山西金融改革创新的郭保民,临危受命,从省金融办主任任上履新国资委主任,接手国企国资改革任务。
“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一个书生,能担得起这么重的担子吗?”大家对这位新来的主任颇有疑虑。时间不久,这位新领导就展现出来不一样的工作状态,很多人感到很不适应。“办事果断,效率极高,没有废话,雷厉风行”。大家形成了新的感观。一位同事描述:“早上六点半一睁眼,经常能收到主任凌晨四点半发来的电子邮件,昨天晚上报的文件再晚,今天一大早也能收到他的修改意见。”给大家更深的印象是,郭保民工作效率出奇的高。好多同事不解,写好的材料刚发给他,准备进入等回复状态,结果分分钟就收到定稿,仔细一看,改动还不小。很多人疑惑,郭主任的稿子是怎么改的。后来发现,郭保民很多时候都是电子办公。在他的工作用车上放着iPad,手机改稿、手机扫描、语音输入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资委的干部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作风。
郭保民的作风,给国资委注入一股清流。“改革不是微风细雨,而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要把官僚作风扼杀在萌芽状态。”他要求各个部门为国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企业上报的请示,三天内必须予以回复或者有明确的意见。这种意识已转化为国资委各处室的自觉行动。“国企之家”的形象在省属企业中得到了深刻的体会。
但凡改革,得民心者胜。2017年初,分管国资委的王一新副省长要求,国企国资改革从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工资社保问题开端,力争在极短时间内集中清理省属国企拖欠多年、总量达160多亿元的工资和社保。这样的目标既让人振奋、期待,也让不少人暗暗捏了一把汗。领受任务之后,郭保民开始部署这项工作,他说工作还是要大家干,他将这项工作责任压给副主任马进同志,随后紧锣密鼓确定方案、协调资金、逐日对表,压茬推进这项体量庞大的“双清”工作。只用了50多天,全省省属国企就清理欠薪欠保达97.6%,立木建信,拥护改革的热潮空前高涨。“双清”工作全速推进,倒逼国有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加快处置无效资产,更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实现产融结合,可谓“一箭四雕”。
与此同时,新一轮山西国企国资改革的顶层设计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20多户省属国有企业、100多万职工、2万多亿国有资产,改革面临的困难错综复杂,环环相扣,就像一筐子螃蟹,拎起一个,带起一串。”面对这盘改革大棋局,跨界而来的郭保民,精心绘制山西国企国资改革的“设计图”。
在这段时间里,郭保民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经常带队调研,带回来的经验材料,在返程途中就开始消化,跟一同调研的同事交流心得,一回单位就组织论证,吸收学习成果,不放过一点点时间。经过深入调研、对标先进、反复论证、充分吸收、大胆借鉴,具有山西国资特色的1+N政策文件体系成功出炉,业绩评价确实具有后发优势。
郭保民提出“补齐短板、对标先进、迅速赶超、后发优势”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山西国企国资改革重点突破,纵深推进,全面掀起施工高潮。
办公桌台历上一项项任务的记与销,见证了郭保民无数个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快转换新旧动能,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实现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一企一策深入推行契约化管理,压实企业责任;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瘦身健体“处僵治困”持续加力;下大力气促进腾笼换鸟;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层面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文旅、交控、航产、大地、云时代等一批承担山西转型使命的公司相继成立。燃气集团、现代化工、煤机装备制造业集团今年正在加快组建。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完成98.6%的任务;制定省属企业一年和三年转型目标,明确省属企业煤与非煤产业“结构反转”时间表……
经过两年改革攻坚,省属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连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改革转型的成效,在企业经营质量效益上逐步体现。但郭保民说,眼前的成绩还不足以举杯欢庆,改革只是万里长征刚走出第一步。
“改革既要只争朝夕,又要久久为功,心无旁骛,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郭保民坚定地说,改革的每一步成绩都是新起点,容不得半点自满,不能有“歇歇脚”的念想。当前改革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全力以赴跑好自己的这一棒,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本报记者 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