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 电话:025-85916650
- 预约上门:15851845757
- 邮箱:njof365@163.com
- 网址:www.njof365.com
- 联系人:孙先生
- 实体展厅:江宁区鄂尔岗路荆刘工业园
记在文摘报难 办公家具价位忘的一件事
2001年1月8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是我到文摘报上班的第一天。当时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在这儿一待就是十年,而且还可能会继续待下去。可以说,我把人生最好的一段时间,也是最能干出一点成绩的日子献给了文摘报。
为什么能安安心心地在这工作?我也问过自己。原因主要有三:一、我适合做这项工作。喜欢安静、不爱说话是我最大的性格特点,同时又爱读书,好思考,文摘报的工作性质无疑为有上述特点的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二、相比社会上其他单位,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简单,相处和睦,偶有小冲突也不会在心里产生芥蒂;三、很重要的一点,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这也是一个人愿不愿意留下来,努力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
到一个新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在一个人的记忆里一定会是很难忘的。
2001年1月8日,尽管已是严冬,但北京的天空少见的湛蓝,阳光灿烂,这多少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让人的心情也摆脱了前几天雾霾天带来的灰暗而清爽起来。早晨8点刚过,带着一丝忐忑,还有一点兴奋,我走进了位于虎坊路与永安路丁字路口南侧的那栋光明日报老式办公大楼。
文摘报在二楼的西侧,中间过道两边六七间屋子就是文摘报的办公室。总编辑马宝珠的办公室在靠南一侧的最东边,来报到自然首先要找总编辑。敲敲门,里面说请进,我推门进去。因为靠南的缘故,屋子显得特别明亮。马宝珠总编辑坐在办公桌边,见进来的是我,立即站起身,伸手跟我握了握,满脸笑容,说:“小龚,欢迎欢迎,来,请坐。”那一瞬间,我有点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我原以为,当领导的跟下属初次见面会很严肃的,没想到马总是这么亲和的一个人。
接下来,马总谈起了工作的事。她说,很多人都说文摘报的工作就是剪刀加浆糊,没什么难的,其实蛮不是这么回事。天下文章这么多,选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一篇,而不是选那一篇,里面的学问大着呢,考的是你的眼光,你的综合素质。你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新鲜血液,希望你把新的思路带给文摘报。我们准备把你安排在二版,负责编经济版,因为你除了有北大哲学系的文凭外,还有经济方面的研究生班学历,应该很适合二版。二版现在是两块内容,除了经济外,还有社会。以前这块版就有经济的内容,但后来取消了,我们想,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读者也需要,所以现在决定恢复,二版就变成经济加社会,这期是社会,下期是经济。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老编辑,也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们一起商量。
往后的日子里,马总与我就工作上的事常在一起或作出指示,或在一起商量,尤其是学林漫步版,许多思路都是这么商量出来的,有时候马总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在我听来就像拨云见日,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
我认真地听着,也在想象着接下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呢?在我的意识里,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很轻松,不会太难吧?
聊了一会儿,马总说,来,我带你去你的办公室,认认其他同事。
二
跟着马总,来到了第二编辑室。这是一间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子,两侧墙边各摆了四张办公桌,桌上有一台老式的电脑,堆满了报纸杂志,显得很凌乱。屋里三位女同志见我们进来,站了起来。
这三位女同志,两位年纪大一点,另一位很年轻,估计比我小不少。马总先介绍年纪大一点的两位,那位稍胖的,叫王玲,是编辑室主任,稍瘦的叫郝荣丽,两位都是老编辑。两位都客客气气地跟我点点头,王玲笑着说欢迎欢迎。年轻的那位姓秦,可惜我已记不起来她的名字了,我俩在一起工作也就几天,我这次来就是接替她的,她很快就要离开文摘报到其他单位工作了。不过她给我的帮助还真不小,不但告诉了工作的流程,还把报社各位职工的情况,包括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跟我说了,让我很快就对文摘报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王玲对我的帮助也不小。王玲告诉我怎么写稿签,怎么把稿子粘贴到白纸上,她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当天,我就领到一把剪刀,开始了剪刀加浆糊的营生。可毕竟是新的工作,不可能找到感觉,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看着剪回来的一沓稿件,犯起了愁。就在这时,王玲跟我说了一句话:“没事,这期稿子怎么都能过。”就这一句话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第一次见面时,郝荣丽只是跟我点了点头,但她热情的性格很快就显露出来。她总是很真诚跟我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告诉她,别客气,啊。”确实,从这往后这么多年里,大大小小的事她帮了我不少。不但是我,其他同事有事,她都尽自己所能帮忙,可见是一个热心人。
#p#分页标题#e#还有一件事也值得在这里说说。到了一个新单位,怎么称呼别人,也是需要考虑的。跟王玲和郝荣丽初次见面,我就想怎么称呼她们?称同志?这时的社会风气好像已经不时兴叫同志了;当时的北京称呼别人师傅也挺普遍的,可我们毕竟是文化单位,这么叫也不太合适。叫什么呢?想想还是叫姐吧,一来她俩比我大,年龄上确实可以做我的姐,二来这样叫着也透着一股亲热劲儿。从此以后,我就管王玲叫王姐,管郝荣丽叫郝姐了。
三
出了这间未来我将待上几年的办公室,我跟在马总后面来到了楼道南侧最西端的一件大屋子。这件屋子大概有四五十平方米大小,中间是两张乒乓球台拼成的一个大桌子,靠南一面是几扇窗户,其他几面墙靠墙摆着不少书柜、报架等物。
此时,桌子周围已坐了一些人,正在看报纸。见我们进来,不约而同地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马总说:“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同事,叫龚孟关,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又转过头对我说:“以后你就在这看报,找稿子。”接下来,马总一一为我介绍了在座的各位姓甚名谁,大概有马京津、刘安萍、于丽娜、姚小平、仲伟民、华夏、田燕都、陈立、成向东,还有我大学同班同学谭画今。当然,这些名字我是后来慢慢才记住的。这些人中,仲伟民和谭画今先后离开了文摘报,其他人直到现在一直是我的同事,十年了,有的人已到了快退休的年龄。
简单的见面很快就结束了。我和马总又来到了我办公室正对面、楼道北侧的一件屋子。这是副总编的办公室。一进门有一间小屋,往左是里间,稍大一点。当时文摘报有三位副总编,分别是老黄,一位男同志,从大报文艺部来到文摘报的。李丹,一位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女同志,他们两人坐里间。李欲晓,五十来岁的一位女同志,在小间里办公。
马总把我们彼此介绍过后,对我说,以后审稿、发稿就由这几位副主编负责,你以后有什么就多跟他们请教、商量。我走了,你们谈。
跟我谈的先后是李欲晓和李丹。她们俩的态度却有不小差别。李欲晓严肃,李丹则比较活跃,我至今还能记起当时她们俩的面部表情。
虽然很多谈话内容都记不清了,但她们俩一开始都说到了先前马总跟我说的办文摘报绝不是“剪刀加浆糊”的理论。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了。当时我想,她们这样说,不外乎就是提醒我要认真对待工作吧。毕竟没有从事过这项工作,所以理解的就很肤浅。几年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才慢慢理解了这一理论的深刻含义。我想,这也是她们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的。没有这样的经历,是很难理解的,这也是至今外人仍然这样看待这项工作的原因。
是的,文摘报绝不是“剪刀加浆糊”,作为编辑,要办好一个版,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不但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找稿时你的眼光才能越来越准,编稿时才能越来越出彩。
十年来,有许多事情能让人记住,也值得记住,有经验、也有教训。总的来讲,就四个字:愉快、充实。既能快乐地工作,又能学到不少东西,既提高了自己,又影响了众多读者。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2001年1月8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是我到文摘报上班的第一天。当时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在这儿一待就是十年,而且还可能会继续待下去。可以说,我把人生最好的一段时间,也是最能干出一点成绩的日子献给了文摘报。
为什么能安安心心地在这工作?我也问过自己。原因主要有三:一、我适合做这项工作。喜欢安静、不爱说话是我最大的性格特点,同时又爱读书,好思考,文摘报的工作性质无疑为有上述特点的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二、相比社会上其他单位,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简单,相处和睦,偶有小冲突也不会在心里产生芥蒂;三、很重要的一点,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这也是一个人愿不愿意留下来,努力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
到一个新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在一个人的记忆里一定会是很难忘的。
2001年1月8日,尽管已是严冬,但北京的天空少见的湛蓝,阳光灿烂,这多少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让人的心情也摆脱了前几天雾霾天带来的灰暗而清爽起来。早晨8点刚过,带着一丝忐忑,还有一点兴奋,我走进了位于虎坊路与永安路丁字路口南侧的那栋光明日报老式办公大楼。
#p#分页标题#e#文摘报在二楼的西侧,中间过道两边六七间屋子就是文摘报的办公室。总编辑马宝珠的办公室在靠南一侧的最东边,来报到自然首先要找总编辑。敲敲门,里面说请进,我推门进去。因为靠南的缘故,屋子显得特别明亮。马宝珠总编辑坐在办公桌边,见进来的是我,立即站起身,伸手跟我握了握,满脸笑容,说:“小龚,欢迎欢迎,来,请坐。”那一瞬间,我有点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我原以为,当领导的跟下属初次见面会很严肃的,没想到马总是这么亲和的一个人。
接下来,马总谈起了工作的事。她说,很多人都说文摘报的工作就是剪刀加浆糊,没什么难的,其实蛮不是这么回事。天下文章这么多,选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一篇,而不是选那一篇,里面的学问大着呢,考的是你的眼光,你的综合素质。你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新鲜血液,希望你把新的思路带给文摘报。我们准备把你安排在二版,负责编经济版,因为你除了有北大哲学系的文凭外,还有经济方面的研究生班学历,应该很适合二版。二版现在是两块内容,除了经济外,还有社会。以前这块版就有经济的内容,但后来取消了,我们想,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读者也需要,所以现在决定恢复,二版就变成经济加社会,这期是社会,下期是经济。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老编辑,也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们一起商量。
往后的日子里,马总与我就工作上的事常在一起或作出指示,或在一起商量,尤其是学林漫步版,许多思路都是这么商量出来的,有时候马总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在我听来就像拨云见日,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
我认真地听着,也在想象着接下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呢?在我的意识里,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很轻松,不会太难吧?
聊了一会儿,马总说,来,我带你去你的办公室,认认其他同事。
二
跟着马总,来到了第二编辑室。这是一间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子,两侧墙边各摆了四张办公桌,桌上有一台老式的电脑,堆满了报纸杂志,显得很凌乱。屋里三位女同志见我们进来,站了起来。
这三位女同志,两位年纪大一点,另一位很年轻,估计比我小不少。马总先介绍年纪大一点的两位,那位稍胖的,叫王玲,是编辑室主任,稍瘦的叫郝荣丽,两位都是老编辑。两位都客客气气地跟我点点头,王玲笑着说欢迎欢迎。年轻的那位姓秦,可惜我已记不起来她的名字了,我俩在一起工作也就几天,我这次来就是接替她的,她很快就要离开文摘报到其他单位工作了。不过她给我的帮助还真不小,不但告诉了工作的流程,还把报社各位职工的情况,包括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跟我说了,让我很快就对文摘报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王玲对我的帮助也不小。王玲告诉我怎么写稿签,怎么把稿子粘贴到白纸上,她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当天,我就领到一把剪刀,开始了剪刀加浆糊的营生。可毕竟是新的工作,不可能找到感觉,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看着剪回来的一沓稿件,犯起了愁。就在这时,王玲跟我说了一句话:“没事,这期稿子怎么都能过。”就这一句话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第一次见面时,郝荣丽只是跟我点了点头,但她热情的性格很快就显露出来。她总是很真诚跟我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告诉她,别客气,啊。”确实,从这往后这么多年里,大大小小的事她帮了我不少。不但是我,其他同事有事,她都尽自己所能帮忙,可见是一个热心人。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在这里说说。到了一个新单位,怎么称呼别人,也是需要考虑的。跟王玲和郝荣丽初次见面,我就想怎么称呼她们?称同志?这时的社会风气好像已经不时兴叫同志了;当时的北京称呼别人师傅也挺普遍的,可我们毕竟是文化单位,这么叫也不太合适。叫什么呢?想想还是叫姐吧,一来她俩比我大,年龄上确实可以做我的姐,二来这样叫着也透着一股亲热劲儿。从此以后,我就管王玲叫王姐,管郝荣丽叫郝姐了。
三
出了这间未来我将待上几年的办公室,我跟在马总后面来到了楼道南侧最西端的一件大屋子。这件屋子大概有四五十平方米大小,中间是两张乒乓球台拼成的一个大桌子,靠南一面是几扇窗户,其他几面墙靠墙摆着不少书柜、报架等物。
此时,桌子周围已坐了一些人,正在看报纸。见我们进来,不约而同地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马总说:“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同事,叫龚孟关,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又转过头对我说:“以后你就在这看报,找稿子。”接下来,马总一一为我介绍了在座的各位姓甚名谁,大概有马京津、刘安萍、于丽娜、姚小平、仲伟民、华夏、田燕都、陈立、成向东,还有我大学同班同学谭画今。当然,这些名字我是后来慢慢才记住的。这些人中,仲伟民和谭画今先后离开了文摘报,其他人直到现在一直是我的同事,十年了,有的人已到了快退休的年龄。
#p#分页标题#e#简单的见面很快就结束了。我和马总又来到了我办公室正对面、楼道北侧的一件屋子。这是副总编的办公室。一进门有一间小屋,往左是里间,稍大一点。当时文摘报有三位副总编,分别是老黄,一位男同志,从大报文艺部来到文摘报的。李丹,一位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女同志,他们两人坐里间。李欲晓,五十来岁的一位女同志,在小间里办公。
马总把我们彼此介绍过后,对我说,以后审稿、发稿就由这几位副主编负责,你以后有什么就多跟他们请教、商量。我走了,你们谈。
跟我谈的先后是李欲晓和李丹。她们俩的态度却有不小差别。李欲晓严肃,李丹则比较活跃,我至今还能记起当时她们俩的面部表情。
虽然很多谈话内容都记不清了,但她们俩一开始都说到了先前马总跟我说的办文摘报绝不是“剪刀加浆糊”的理论。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了。当时我想,她们这样说,不外乎就是提醒我要认真对待工作吧。毕竟没有从事过这项工作,所以理解的就很肤浅。几年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才慢慢理解了这一理论的深刻含义。我想,这也是她们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的。没有这样的经历,是很难理解的,这也是至今外人仍然这样看待这项工作的原因。
是的,文摘报绝不是“剪刀加浆糊”,作为编辑,要办好一个版,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不但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找稿时你的眼光才能越来越准,编稿时才能越来越出彩。
十年来,有许多事情能让人记住,也值得记住,有经验、也有教训。总的来讲,就四个字:愉快、充实。既能快乐地工作,又能学到不少东西,既提高了自己,又影响了众多读者。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2001年1月8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是我到文摘报上班的第一天。当时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在这儿一待就是十年,而且还可能会继续待下去。可以说,我把人生最好的一段时间,也是最能干出一点成绩的日子献给了文摘报。
为什么能安安心心地在这工作?我也问过自己。原因主要有三:一、我适合做这项工作。喜欢安静、不爱说话是我最大的性格特点,同时又爱读书,好思考,文摘报的工作性质无疑为有上述特点的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二、相比社会上其他单位,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简单,相处和睦,偶有小冲突也不会在心里产生芥蒂;三、很重要的一点,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这也是一个人愿不愿意留下来,努力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
到一个新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在一个人的记忆里一定会是很难忘的。
2001年1月8日,尽管已是严冬,但北京的天空少见的湛蓝,阳光灿烂,这多少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让人的心情也摆脱了前几天雾霾天带来的灰暗而清爽起来。早晨8点刚过,带着一丝忐忑,还有一点兴奋,我走进了位于虎坊路与永安路丁字路口南侧的那栋光明日报老式办公大楼。
文摘报在二楼的西侧,中间过道两边六七间屋子就是文摘报的办公室。总编辑马宝珠的办公室在靠南一侧的最东边,来报到自然首先要找总编辑。敲敲门,里面说请进,我推门进去。因为靠南的缘故,屋子显得特别明亮。马宝珠总编辑坐在办公桌边,见进来的是我,立即站起身,伸手跟我握了握,满脸笑容,说:“小龚,欢迎欢迎,来,请坐。”那一瞬间,我有点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我原以为,当领导的跟下属初次见面会很严肃的,没想到马总是这么亲和的一个人。
接下来,马总谈起了工作的事。她说,很多人都说文摘报的工作就是剪刀加浆糊,没什么难的,其实蛮不是这么回事。天下文章这么多,选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一篇,而不是选那一篇,里面的学问大着呢,考的是你的眼光,你的综合素质。你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新鲜血液,希望你把新的思路带给文摘报。我们准备把你安排在二版,负责编经济版,因为你除了有北大哲学系的文凭外,还有经济方面的研究生班学历,应该很适合二版。二版现在是两块内容,除了经济外,还有社会。以前这块版就有经济的内容,但后来取消了,我们想,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读者也需要,所以现在决定恢复,二版就变成经济加社会,这期是社会,下期是经济。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老编辑,也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们一起商量。
#p#分页标题#e#往后的日子里,马总与我就工作上的事常在一起或作出指示,或在一起商量,尤其是学林漫步版,许多思路都是这么商量出来的,有时候马总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在我听来就像拨云见日,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
我认真地听着,也在想象着接下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呢?在我的意识里,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很轻松,不会太难吧?
聊了一会儿,马总说,来,我带你去你的办公室,认认其他同事。
二
跟着马总,来到了第二编辑室。这是一间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子,两侧墙边各摆了四张办公桌,桌上有一台老式的电脑,堆满了报纸杂志,显得很凌乱。屋里三位女同志见我们进来,站了起来。
这三位女同志,两位年纪大一点,另一位很年轻,估计比我小不少。马总先介绍年纪大一点的两位,那位稍胖的,叫王玲,是编辑室主任,稍瘦的叫郝荣丽,两位都是老编辑。两位都客客气气地跟我点点头,王玲笑着说欢迎欢迎。年轻的那位姓秦,可惜我已记不起来她的名字了,我俩在一起工作也就几天,我这次来就是接替她的,她很快就要离开文摘报到其他单位工作了。不过她给我的帮助还真不小,不但告诉了工作的流程,还把报社各位职工的情况,包括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跟我说了,让我很快就对文摘报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王玲对我的帮助也不小。王玲告诉我怎么写稿签,怎么把稿子粘贴到白纸上,她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当天,我就领到一把剪刀,开始了剪刀加浆糊的营生。可毕竟是新的工作,不可能找到感觉,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看着剪回来的一沓稿件,犯起了愁。就在这时,王玲跟我说了一句话:“没事,这期稿子怎么都能过。”就这一句话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第一次见面时,郝荣丽只是跟我点了点头,但她热情的性格很快就显露出来。她总是很真诚跟我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告诉她,别客气,啊。”确实,从这往后这么多年里,大大小小的事她帮了我不少。不但是我,其他同事有事,她都尽自己所能帮忙,可见是一个热心人。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在这里说说。到了一个新单位,怎么称呼别人,也是需要考虑的。跟王玲和郝荣丽初次见面,我就想怎么称呼她们?称同志?这时的社会风气好像已经不时兴叫同志了;当时的北京称呼别人师傅也挺普遍的,可我们毕竟是文化单位,这么叫也不太合适。叫什么呢?想想还是叫姐吧,一来她俩比我大,年龄上确实可以做我的姐,二来这样叫着也透着一股亲热劲儿。从此以后,我就管王玲叫王姐,管郝荣丽叫郝姐了。
三
出了这间未来我将待上几年的办公室,我跟在马总后面来到了楼道南侧最西端的一件大屋子。这件屋子大概有四五十平方米大小,中间是两张乒乓球台拼成的一个大桌子,靠南一面是几扇窗户,其他几面墙靠墙摆着不少书柜、报架等物。
此时,桌子周围已坐了一些人,正在看报纸。见我们进来,不约而同地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马总说:“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同事,叫龚孟关,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又转过头对我说:“以后你就在这看报,找稿子。”接下来,马总一一为我介绍了在座的各位姓甚名谁,大概有马京津、刘安萍、于丽娜、姚小平、仲伟民、华夏、田燕都、陈立、成向东,还有我大学同班同学谭画今。当然,这些名字我是后来慢慢才记住的。这些人中,仲伟民和谭画今先后离开了文摘报,其他人直到现在一直是我的同事,十年了,有的人已到了快退休的年龄。
简单的见面很快就结束了。我和马总又来到了我办公室正对面、楼道北侧的一件屋子。这是副总编的办公室。一进门有一间小屋,往左是里间,稍大一点。当时文摘报有三位副总编,分别是老黄,一位男同志,从大报文艺部来到文摘报的。李丹,一位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女同志,他们两人坐里间。李欲晓,五十来岁的一位女同志,在小间里办公。
马总把我们彼此介绍过后,对我说,以后审稿、发稿就由这几位副主编负责,你以后有什么就多跟他们请教、商量。我走了,你们谈。
跟我谈的先后是李欲晓和李丹。她们俩的态度却有不小差别。李欲晓严肃,李丹则比较活跃,我至今还能记起当时她们俩的面部表情。
#p#分页标题#e#
虽然很多谈话内容都记不清了,但她们俩一开始都说到了先前马总跟我说的办文摘报绝不是“剪刀加浆糊”的理论。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了。当时我想,她们这样说,不外乎就是提醒我要认真对待工作吧。毕竟没有从事过这项工作,所以理解的就很肤浅。几年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才慢慢理解了这一理论的深刻含义。我想,这也是她们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的。没有这样的经历,是很难理解的,这也是至今外人仍然这样看待这项工作的原因。
是的,文摘报绝不是“剪刀加浆糊”,作为编辑,要办好一个版,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不但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找稿时你的眼光才能越来越准,编稿时才能越来越出彩。
十年来,有许多事情能让人记住,也值得记住,有经验、也有教训。总的来讲,就四个字:愉快、充实。既能快乐地工作,又能学到不少东西,既提高了自己,又影响了众多读者。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