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 电话:025-85916650
- 预约上门:15851845757
- 邮箱:njof365@163.com
- 网址:www.njof365.com
- 联系人:孙先生
- 实体展厅:江宁区鄂尔岗路荆刘工业园
诺贝尔奖迎来 最新办公家具女性的胜利
国庆假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陆续揭晓。时隔55年,物理奖终于迎来了首位女性获奖者,而化学奖也遇见了其118年历史上的第五位女性得主。两位女性科学家分别摘得物理奖和化学奖的局面在诺奖历史上实属罕见。
诺奖女性得主占比不及3%
10月2日,诺贝尔物理奖揭晓,加拿大女科学家、滑铁卢大学的国际著名光学专家、美国光学学会前主席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和她的导师——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杰拉德莫罗(Gérard Mourou)因发明了能生成高强度、超短光脉冲的方法——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PA)获得了一半的诺贝尔物理奖。
此前,历史上仅两位女性获得此项殊荣,最近一次是在1963年,德裔美国女物理学家玛丽亚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因发展了解释原子核结构的数学模型获得物理学奖。1903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夫妇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了解,斯特里克兰直到获奖前都还只是滑铁卢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甚至没有自己的Wikipedia页面。
10月3日,诺贝尔化学奖为女性“‘酶’开二度”,该奖项将一半授予美国女科学家、加州理工大学教授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使“酶进行定向进化”。
阿诺德也成为了诺奖118年历史上第五位女性化学奖得主。第一次是1911年居里夫人、第二次是1935年居里夫人的长女、第三次是1964年英国结构学家多萝西霍奇金(Dorothy Hodgkin)、第四次是以色列结构生物学家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
诺贝尔奖历史数据显示,截至今年颁奖前,在诺奖118年的时间里,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605人中,只有18位女性,占比不到3%。而物理学和化学的获奖者人数更是屈指可数,今年颁奖前分别只有2人和4人。
诺奖历史上被遗忘的“科学玫瑰”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科学界存在对于女性科学家的性别歧视,诺奖百年历史上也多次遗漏重要的女性科学家。比如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以及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共同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但另一位对DNA结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英国女科学家罗沙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却长期被排挤在外,还受到人身攻击。富兰克林甚至被塑造成一个性格怪僻、目中无人的“女学究”形象。
另一位被诺贝尔奖遗忘的是英国女科学家乔瑟琳-贝尔(Jocelyn Bell)。1974年,英国科学家休伊什(Anthony Hewish)和赖尔(Martin Ryle)因改进射电望远镜和发现脉冲星,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历史上首次将该奖项授予天文学家。而在研究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女科学家贝尔,则被排除在获奖名单之外。
事实上,在《自然》杂志发布脉冲星发现的论文中共有五位署名作者,休伊什是第一作者,贝尔名列第二。
这次授奖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巨大争议,被认为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不公平的结果之一,以至于有人将诺贝尔奖称为“No Bell Prize”(没有贝尔的诺贝尔奖)。而贝尔也被称作是被遗忘的“天文玫瑰”。
不过,近十年来,随着业界的倡议,女性科学家的地位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尊重和认可。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2008年以来,先后有法国女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cois Barre-Sinoussi)、美国女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和加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挪威女科学家迈布里特莫泽和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人先后获得该奖项。
欧莱雅基金会执行副总裁Alexandra Palt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科研领域,女性的从业比例整体仍然偏低,虽然正在缓慢增长。女性在科研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还是面临很多障碍。”
以欧盟为例,各大科研机构的高级职位女性比例仅11%,女性科研人员比例不到30%。而在全球范围,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的女性科学家也仅占28%。
近20年来,为了鼓励更多女性参与科学事业,欧莱雅基金会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向全球5位杰出的女性科研人员颁发“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以推动科学领域男女结构的平衡。奖项已经表彰了全球超过100位杰出女科学家,其中,有3位被表彰的获奖人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这些被表彰的女科学家也包括中国人。今年的获奖者就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教授,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生活工作难两全
#p#分页标题#e#第一财经记者曾采访过多位世界杰出的女科学家,其中既包括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2009年,巴尔西诺西因艾滋病研究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包括有冲击诺贝尔奖巨大潜力的女科学家、CrisprCas 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多娜(Jennifer Doudna);也有像张弥曼这样在耄耋之年仍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中国女科学家。
在她们身上,具有的共同品质就是“抗压”。张弥曼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生下女儿之后,为科研事业被迫离开到再次见到女儿,经历了长达十年时间,这是普通母亲无法想象的。
多娜教授金发碧眼、身材修长。可她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事科研事业是非常孤独的,为此她远离人群,甚至成为同伴眼中的“怪物”。
第一财经记者也曾采访过巴尔-西诺西教授,这位打扮时尚的法国老太太一头花白短发,语气坚定干练。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已年近80岁的巴尔-西诺西教授仍然每天准时到研究所办公,办公桌上的胶囊咖啡是她每天的工作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