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 电话:025-85916650
- 预约上门:15851845757
- 邮箱:njof365@163.com
- 网址:www.njof365.com
- 联系人:孙先生
- 实体展厅:江宁区鄂尔岗路荆刘工业园
【扶贫人物志】责任扛 办公家具企业管理在肩上 他们把群众的事当
原标题:【扶贫人物志】责任扛在肩上 他们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导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河北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就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脱贫,才能啃下扶贫这块硬骨头。在河北,有这样一群扶贫干部。用最美好的年华,扎根在最艰苦的地方,啃最难啃的骨头,拔最难拔的寨……脱贫攻坚的最后战役,已然吹起了冲锋号。他们,正是千千万万冲在扶贫最前线战士的缩影。【扶贫人物志】系列作品,讲述这些优秀扶贫干部的扶贫事迹。本期第四篇,他们通过谋实事、干实事,扶真贫,真扶贫,贫困村、贫困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郑贵章:一双泥脚,走进了群众心中
郑贵章在工厂考察扶贫产业 资料图从事扶贫开发八年,他走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贫困村,结识了一个又一个穷亲戚,贫困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奔忙的身影,他对待扶贫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为扶贫工作透支了太多的精力,因劳累过度而引发脑溢血,至今还处于昏迷状态……他就是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郑贵章。
在工作中,郑贵章带领扶贫办通过实施科技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八种精准扶贫模式,有效激发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动力,彻底扭转了广平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后局面。2014年-2016年,该县贫困人口从4.13万人减少到406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6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7622元增长到2015年的9684元,连续两年(2013年、2014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2015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位居同类县第一,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广平路径。
郑贵章在农村考察扶贫产业 资料图敢于摸索创新扶贫担当意识强
为加快扶贫产业结构调整,郑贵章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先后组织2万多名贫困群众到山东寿光、衡水饶阳等地参观学习设施农业。回来后,他顾不上休息,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发动群众。
为消除群众顾虑,他提出“你只管种,赚了钱归你,我分文不要;赔了钱算我,我工资给你顶上。”一次做不下工作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如此反复……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告下,犹豫再三的贫困户动了心,自己动手建起了大棚。
十里铺乡后堤村老党员郝全金逢人便讲,“广平县设施农业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郑贵章同志分不开,如果不是他鼓励我建大棚,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按照“一带七区二十一个特色村”设施果蔬产业发展规划,在资金、技术等配套政策的扶持下,全县设施农业从零散的几十亩发展到了2.9万亩,由一年两茬变成了一年四茬收益,亩均增收8000元。
龙头带,产业兴。他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统筹扶贫开发工作,大力扶持香道食品、中棉紫光、葵赋康饮品等产业关联度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合同、合作、股份、劳务”四个联结扶贫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拉动粮食生产、蔬菜深加工以及包装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共培育省、市级扶贫龙头企业12家,辐射带动全县3.2万余人发展特色种养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5.41%。广平县“四个联结”开创了产业扶贫新模式,喷发新活力,在全省被广泛推广学习。
为适应当前精准扶贫工作需要,他大胆创新,敢于改革,率先在乡镇级设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明确专人负责,填补了多年的县村“扶贫空档”。新华社给予宣传报道,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等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全国推广学习。
担任县扶贫办主任以来,他改变以往粗放扶贫模式,从理念、体制、机制、方法等方面加强创新,以攻坚之举推进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累计为贫困村新建改造农村道路56公里,打井120眼,162个井配套,解决了近5万余人行路难、吃水难、浇地难等问题;组织培训2万余人次,转移输出劳动力2300余人次。
厚厚的笔记记录了太多故事
熟悉郑贵章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细心人,经手的工作从来没有出过任何漏洞。这一切,原于他的用心。
#p#分页标题#e#在郑贵章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破旧的文件夹,里面夹着散装的白纸,有百页之多,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原来是他以周为单位记的工作笔记。郑贵章工作笔记均以本周工作加上日期起止范围为标题,内容以阿拉伯数字序号排列。记者随便翻阅了这本厚重的笔记,每周郑贵章都要处理很多事情,一般都在10件以上,有时有20多件。这些事情分别被他一一列出,并写明办结时限,办结后就用笔画横线勾掉,没有办结的,累积到下周,并写明原因。
八年来,每周1—3页,郑贵章的笔记记了600多张,这600页纸展示了一名扶贫干部的工作轨迹。“冯营村去一趟,修路事,培训事;25日下午去南张村调研;脱贫攻坚实施意见行文;报市扶贫办省级龙头企业名单;大棚验收情况摸底;大未庄村扶贫基本情况再看一下……”厚厚的笔记,记录了太多故事。一个簿子,记录了老百姓急难愁,一双泥脚,走进了群众心中。
郑贵章说: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只要我们在扶贫战线上工作一天,就一定要奋战到底,决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你只管种,赚了钱归你,我分文不要;赔了钱算我,我工资给你顶上。
李双星:破除万难,他让田间遍布富民大棚
阜城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双星(右)实地勘察种植土地。记者 扈炜 摄
他曾是全县最年轻的乡镇党委书记,却毅然选择了扶贫岗位,如今成了最年长的正科级干部。
他帮助阜城县152个贫困村发展起设施瓜菜产业,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让10.5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他就是阜城县扶贫办主任李双星,当地老百姓深情地称他“李扶贫”。
先后被授予“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百姓喜爱的好官”等荣誉称号后,李双星谦虚地说:“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依然在路上。”
一心为民拔“穷根”
李双星的足迹已遍布阜城县的村村户户。
李双星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歇过一天班。
“李主任对每个贫困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村的村支书、主任他都能叫出名字来,村里人几乎都认识他,都把他当亲人。”
在设施瓜菜有了进展之后,李双星又带领乡亲们攻克了大棚授粉的技术难题,并启动了股份制扶贫项目,为脱贫致富埋下了新的希望。
阜城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双星(左)与冯塔头村党支部书记冯国跃探讨村民增收问题。记者 邢梅智 摄
遍布田间地头的瓜菜大棚,如今已成为阜城县一道特殊的风景,更让10.5万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为建起这些瓜菜大棚,李双星走遍了全县的贫困村,并多次到山东寿光等地取经,不歇节假日,不休周六日,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
经过调查,李双星发现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产业结构太单一,农民土里刨食、靠天吃饭,收入一直在贫困线以下。他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和种植西瓜的传统,决定把设施瓜菜种植作为全县的主导扶贫产业,并选择漫河乡前八丈村和倪庄村作为种植大棚西瓜的试点。
可到了动真格的时候,很多村民打起了退堂鼓——一亩大棚需要4000元的成本,政府补贴400元,资金主要靠贷款,投出去的钱能赚回来么?
“卖不出去我个人全包!保证大伙收入比种棒子翻一倍!”李双星当场表示。在多次动员下,18户村民参加了第一批480亩大棚建设。
第一次搞大棚西瓜试点,李双星的压力比种植户还大。他天天往大棚里跑,还专门从山东寿光请来大棚能手长期驻村指导,生怕有半点闪失。
但怕什么来什么。2003年4月的一个晚上,一场暴风雨突袭了漫河乡。西瓜大棚里一片狼藉,柱子东倒西歪,棚膜被刮得七零八落。前八丈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哭腔给李双星打电话:“李主任,这下村民全赔本了,可咋办啊?”
那一刻,应该是李双星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候。当时,他刚赶到山东济南,打算陪护癌症复发的妻子何丽霞做化疗。
一边是生命垂危的妻子,一边是奄奄一息的致富星火,该如何选择?
#p#分页标题#e#犹豫再三,李双星还是回到了阜城。他一边带领大家把倒塌的水泥柱扶起来,一边联系农资公司送棚膜、联系山东企业送茄子苗和西红柿苗,在大棚里干了两天两夜。他没和任何人提起妻子的病情,还努力地安慰受损村民。
苍天不负苦心人。由于抢救及时,两个试点村的大棚西瓜当年都获得了丰收,每亩收入达4000元,补种了新苗的村民还获得了额外收益。但李双星却落下了“晚上起风就睡不着”的毛病。
前八丈村和倪庄村打响了阜城大棚瓜菜种植的第一枪。随后,李双星把三里铺村、许家铺村、后八丈村等贫困村陆续列入扶贫计划。后来,非贫困村也加入了建棚队伍。截至2015年底,全县有152个贫困村发展起设施瓜菜产业,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漫河西瓜”还入选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阜城县,李双星就是贫困群众心里的一面旗
李双星说哪个新品种有市场,大伙儿二话不说跟着种;李双星建议大家改变种植模式,下一季棚里一准变了样。几天不听李双星讲课,大伙儿就像没了主心骨。
古城镇东马村村民马福江仍清楚地记得李双星第一次到村里讲课的情形。正是六月里,李双星顶着白花花的日头站在村口树底下,当时村里稀稀拉拉来了十几个人,可李双星愣是从中午12点讲到下午两点。“不是不欢迎李主任进村,当时村里穷的连个村委会都没有,压根没地儿歇脚。”
两年过去了,全村260亩土地建起了大棚,每亩地纯收入达到一万多元,是以前种植常规经济作物的十倍。村民家家户户有了存款,50多户里20多家买了小汽车。新建的村委会宽敞明亮,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腰杆也挺直了。
李双星从没拒绝过上门求助的百姓。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最知道乡亲们的苦。
大棚里推广新技术,李双星和大家比肩接踵,一起施肥、整地、打理瓜秧;逢到风雨天气,他冒雨在棚地里转,赤脚蹚水帮大伙抢救棚室;无论严寒酷暑,李双星顶风冒雪进村,十年如一日给大伙儿讲课。
县扶贫办的同事说:“李主任一再叮嘱我们,永远不能对问上门来的老百姓说不清楚、不知道。属于咱扶贫办管的,要想办法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不属于咱管的,你要也说出一二三来,给老百姓指条明路。”
衡水市委书记李谦说,李双星之所以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贴心人,就是因为他扑下身子一心想着扶贫,放下架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既有情怀、重责任,又有思路、肯实干。
李双星说: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依然在路上。
农民种大棚,赚了多少钱,是“商业机密”,连亲戚都不透露,但会喜滋滋地主动告诉我。
卖不出去我个人全包!保证大伙收入比种棒子翻一倍!
看到贫困村民渴求致富的表情,总是感觉自己应该再为他们多做点什么。
郭春伟:口碑,在群众心里
在村中走访。 吴建章 摄自2016年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郭春伟把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突破口和根本途径,铺设灌溉管道、新建活动广场、翻新水泥路、申办扶贫贷款……将一沓子实事办到群众心窝子上。2017年,西南蒲全村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
走村入户,由心存忐忑到信心满怀的明白人
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只有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郭春伟深入到全村230户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村民需求;到镇政府向镇领导请教,召开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座谈会,借势发力,群策群力;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定期到村里的五保、低保户以及一些生活困难的孤居老人家探望。
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和低保户精准核查工作中,整个过程坚持政策、标准、程序和结果“四公开”,对明显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14户进行了清退,新纳入1户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重新精准识别的10户13人的贫困人口,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不存在关系户、人情户,为全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帮实扶,顺应期待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p#分页标题#e#2017年4月,西南蒲村8亩集体土地承包到期,郭春伟把这8亩地承包下来,引导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栽种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的油葵,让贫困人口自己“造血”脱贫,让刘占文等4户贫困群众有了脱贫的依靠。
群众反映村东头两口灌溉水井年久失修,经常出故障。郭春伟和驻村工作组申请了一个以工代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更换了两台潜水泵,新铺设灌溉管道900余米,解决了村东头100亩农田的灌溉难问题,实现了全村农田灌溉的全覆盖。
群众反映,村内东西向主干道坑洼不平,村里路灯少,晚上很多地方漆黑一片……郭春伟就协调建设一座120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广场,翻新了500米的水泥路主干道,新安装了87盏太阳能路灯;在审计署的帮扶下,在村庄进出口和主要街道安装了监控设备,并和蒲上镇派出所联网;村西1公里处的苏家疃学区小学电教室里缺电脑,郭春伟向审计署汇报沟通,为小学捐赠笔记本电脑16台。
因村施策,项目统揽做产业帮扶的“授渔人”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帮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决条件。西南蒲村的手工布鞋质量可靠、美观大方,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郭春伟借助这一优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17年12月,西南蒲村在顺平县、保定市组织的贫困村整村退出验收中,得分均名列前茅,尤其是在保定市市级验收中取得了满分100分的好成绩。2018年1月,全村又顺利通过了保定市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
郭春伟说:
要让群众相信,就得沉下心、沉下身,到群众中去。
霍建洲:有一户不脱贫就不能离开
“今天改善改善,咱们吃饺子吧!”。近日,威县人社局驻枣元乡王里固村的扶贫干部霍建洲带着面和饺子馅来到贫困户吕金华的家中,和吕金华一家包饺子、谈生计、拉家常。
吕金华患有残疾,和家中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辛,驻村第一书记霍建洲和扶贫工作队员了解情况后,积极结合扶贫政策,使吕金华一家四口都享受到了低保政策,并帮助吕金华把扶贫资金入股到当地的蛋鸡养殖合作社,使他们每年每人都享受到了500元的利润分红。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全家四口人都加入低保了,一年一万多块钱,还有合作社入股分红,生活有保障,有什么困难工作队都给我解决了。”吕金华高兴的说。
工作队的大力帮助和贴心服务,使吕金华坚定了生活的信心,现在吕金华正忙着学习修理电动车,打算依靠自己的奋斗来改善生活和供三个孩子上学读书,争取早日脱贫。
霍建洲和村干部谋划村产业发展。赵国华 供图目前,王里固村的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21户实现了脱贫出列。村民张凤兰、吕金海老两口通过威县的金鸡产业、政策兜底、医疗救助等政策在2017年实现了脱贫,家里买了洗衣机、电冰箱等新家电,又有了扶贫工作队员陪伴过节,老两口非常开心,张凤兰老人拿出笔来,在纸上写满了对党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通过威县人社局、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王里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有效完善,其中路面硬化、墙壁粉刷、路灯安装等工作已全部完成,休闲广场、文化长廊、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使原本“脏乱差”的贫困村蜕变为了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彻底改变全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
“在工作中,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我们工作队大力支持,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我感觉,工作队是上级扶贫政策与贫困户之间的桥梁,只有把工作队的作用发挥好,把扶贫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就一定能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只有走到贫困户身边,了解他们的困难,发觉他们的特长,因户施策,就一定能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奋斗,实现增收。”霍建洲对于扶贫工作满怀激情。
霍建洲说:
只有走到贫困户身边,了解他们的困难,发觉他们的特长,因户施策,就一定能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奋斗,实现增收。
王有方:追着骑友“卖”大蒜
#p#分页标题#e#“大家不要走,我们村大蒜四六瓣,蒜头大、皮薄、肉嫩、辛香味浓郁!我只是想帮老乡们增加收入,也为大家买蒜找个好去处!”近日,肥乡区林业局驻毛演堡乡西谢店村扶贫干部王有方追着一批骑友喊道。
当天,王有方正陪家人在广府老城游玩,突然听到几个骑友说:“走,去南沿村买大蒜!”一听“大蒜”这个词,王有方就来精神。因为西谢店村的大蒜质量很好,但正在为销路发愁。
王有方走上去,跟骑友们介绍起西谢店村大蒜来。骑友们以为他要从中牟利,骑车就走。王有方开上车,一边追一边喊——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众骑友看见王有方颇有诚意,便推荐队长随他去西谢店村考察。王有方带着队长到该村一家贫困户的蒜地,随手掰开几个大蒜,果然是四六瓣;队长一尝,辣得直皱眉头,连连说“好”!王有方介绍说,该村大蒜集中种植在滏阳河东岸,这里土壤质地轻、壤偏粘,褐色团粒结构松弛……非常适合大蒜生长。随后,他们商量好价格,敲定了购买日期。
第二天一早,20多名骑友一起赶来。大伙来到几家蒜地,有的收蒜,有的称重,有的编蒜“辫子”……王有方则帮着收钱,扫微信支付码……一会儿工夫,几家蒜农纷纷售出数量不等的大蒜,其中一户卖出240余斤,收入175元。王有方在一旁看着,笑得合不拢嘴。骑友表示要发动身边更多人来西谢店村来买蒜。
王有方(左二)在卖蒜现场帮忙。李耀彩供图
王有方和他的工作队跟所帮扶贫困户、西谢店村已经成为亲切的一家人,平时帮助他们打扫家里家外的卫生、协调住院报销情况;利用特长修剪村内绿植,帮助该村利用经纬度清查大井数量和位置,为减少大井数量、压缩地下水开采做好前期准备。肥乡区林业局作为坚强后盾全面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修整西瓜线、团结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条街道绿化提升,建成12个绿色庭院;在西谢店谋划了占地1000余亩的优质林果产业项目,带领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先进林果示范园区;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为群众免费发放农药等物资,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积极争取30多万元扶贫资金,对村北环村路路肩、便道、房屋沿街台阶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条件。
王有方说:
我只是想帮老乡们增加收入,也为大家买蒜找个好去处!
赵向军: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去帮助他们
赵向军(右二)走访看望姚盘文老人。资料图
“现在日子好多了,有了小赵的帮忙,感觉心里有底了!”5月18日,涉县大矿村83岁老人姚盘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到这句话。
姚盘文是大矿村贫困户,年老多病,女儿残疾,一家人全靠女婿冯来定照顾,冯来定没有技术,在家务农,一家3口收入主要靠自种的1亩多地和一些山货,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2016年初,涉县商贸城管委扶贫工作队的赵向军与姚盘文结成“一帮一”扶贫对子,并为老人送上米面等多种生活物资。姚盘文说,“前年小赵来到我们家,和我拉家常,我耳背,小赵就大声地一遍遍询问,知道我家困难后,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让我们有什么事都找他。”
2016年7月,连下了3天的雨,姚盘文一家住的是老房子,房顶漏雨,老人行动不便,女婿又不在家,便试着给赵向军打电话,问能不能从县城买点雨布,盖盖房顶。在接到电话后,赵向军马上到市场买了10多米雨布,冒雨赶到老人家里,找来梯子,爬上房顶,不顾房顶湿滑,爬上爬下,用雨布遮盖漏雨的房顶,然后又用砖头把雨布周边压住,防止风把雨布吹走。房子不漏了,赵向军浑身也都淋湿了。
8月是涉县花椒采摘的季节,姚盘文家里也种了不少花椒树,但是家里人少,只有女婿一人在摘花椒,每天也摘不了几棵树,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在电话里给赵向军说了这件事,赵向军安慰老人说“你不要着急,我这个星期休息去村里帮你摘两天,这个星期摘不完,下星期再去摘”。
#p#分页标题#e#到了周六,赵向军早晨6时多就到了村里,为了不给她家增加麻烦,他自己带着干粮和水,在老人女婿的带领下到了地里,帮助老人家摘花椒。8月份的天还是很热的,不到10时,气温就将近30度高温,但是赵向军坚持到摘完三颗花椒树,满满的一篮子花椒,这才回到村里休息。“摘完花椒,我装了一袋子花椒让小赵带走,他说不要,我就硬赛给他。他拗不过我,从我手中接过袋子,然后走时却又放到了门后。”姚盘文说。
赵向军说:“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虽然我没有帮助贫困户做什么大事,但我愿意尽我所能,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去帮助他们,去感动他们,去带动他们。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扶贫济困,与爱同行’,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与民同心’。精准扶贫,我在行动!”
如今,自赵向军第一次来到姚盘文老人家已有两年多,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赵向军成为了姚盘文一家的知心人。姚盘文说,“我年龄大了,小赵帮过我们家的事许多都记不清楚了,但是只要我家有什么大小事,我第一个都会想到小赵。”
赵向军说:
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虽然我没有帮助贫困户做什么大事,但我愿意尽我所能,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去帮助他们,去感动他们,去带动他们。
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扶贫济困,与爱同行”,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与民同心”。精准扶贫,我在行动!
(据新华网、长城网、河北日报、河北共产党员网等综合)